时间:2024-07-11 03: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9344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在支持生育、提升人口数量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国多地已将这一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解决不孕不育家庭“想生生不了”的问题。
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让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惠及更多不孕不育患者,2023年以来,北京、广西、甘肃、内蒙古等4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此后,多个省份医保部门积极跟进,截至2024年7月1日,上海、浙江、江西、山东、青海、新疆、江苏等7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先后将该项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发力!辅助生殖进医保提速扩围
2021年发布的《柳叶刀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显示,中国不孕率从2007年的12%增加到2020年的18%。
《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率约为18.2%。其中,适于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占不孕不育总人群的20%左右,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俗称试管婴儿助孕治疗)为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希望。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快速发展,每年各项技术服务总周期数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为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自2018年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连续5年动态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如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印发《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将各地原本五花八门的辅助生殖类项目分类整合为12项,进一步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各地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广西、甘肃等1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开展了辅助生殖进医保,生育支持政策正在提速扩围。
2023年7月1日起,北京市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是全国最早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基本医保的地区。北京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负责人韩波介绍,三孩政策出台后,北京市医保局就启动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的可行性调研。2022年,北京市医保局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价格政策公布当天,在可以实施辅助生殖项目的15家医院都派驻了工作人员,向患者解释有关价格政策。
2023年11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不设基金起付标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
甘肃自2024年2月1日起执行,主要政策规定为:一是将“取卵术”等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二是凡是参加甘肃省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在享受人类辅助生殖医保待遇时,不设基金起付标准,基本医保均按诊疗项目的60%报销,不挤占个人门诊统筹、门诊共济基金限额,不计入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2024年,内蒙古医保局进一步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为更加适应临床诊疗、更加便于评价监管,将原有的37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调整为12项,并将其中的8项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成为较早实现辅助生殖医保支付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任文浩表示,考虑到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多在门诊开展、无需住院,内蒙古医保局提出对相关项目实行单行支付,门诊就医即可报销,且不设起付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符合治疗条件的参保人员,每个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及相关加收项目,可享受医保报销2次。
减负!医保报销托起“生育希望”
辅助生殖技术圆了许多有生育计划却因各种健康问题无法生育的家庭的生育梦。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妻把辅助生殖技术当做“最后的希望”,但也有不少家庭因其价格昂贵望而却步。
记者在北京、上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调研发现,辅助生殖技术让不孕不育家庭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生育能力,解决了“想生生不了”的问题,纳入医保后,更是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韩波告诉记者,《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根据常住人口、已婚育龄女性数量、分娩量、不孕不育情况及技术服务需求分析显示,北京市约4万对夫妇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服务需求,辅助生殖的周期数为4.2万周期。
北京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四级调研员王大为说:“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对需求人群和基金承受能力进行了精密的测算,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记者从北京妇产医院了解到,自北京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2023年的门诊总量比2022年约增加19%,周末的门诊量也有所上涨。
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杨晓葵说:“有的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自然受孕,或者之前试过几次试管婴儿助孕,但都失败了,花销也比较大,手术费用大约每次1万多元。随着年龄增大,很多患者就想放弃了。纳入医保后,费用一下子节省约70%,让很多家庭重燃希望。”
记者在内蒙古调研了解到,该地目前有9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据测算,相关项目被纳入医保后,内蒙古每年将有近7000个不孕不育家庭受益。
呼和浩特市民王女士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最近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这不仅圆了她当妈妈的梦,相关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还可以医保报销,切实减轻了经济负担。“去年一位朋友做试管婴儿,一共花费了3.5万元,全是自费。今年我做的时候,赶上职工医保可以报销,一共报销了9400多元。”王女士说。
38岁的兰州人张昕曾尝试辅助生殖没有成功。第一次夫妻双方常规检查、促排、取卵和胚胎移植,全流程四至五万元。“这是挺大一笔费用,毕竟试管婴儿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对大众家庭都是不小的负担。”
甘肃省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张昕有了再次尝试的想法,目前正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常规检查,为第二次试管婴儿做准备。
“以前辅助生殖属于医保不报销的特需项目,过去由各医疗机构定价格,患者完全自费。”甘肃省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柳晓林说,如今在1个辅助生殖移植周期,医保基金承担一半费用,一定程度减轻了患者负担,会有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同时也调动了潜在需求对象的生育积极性,使一些患者由过去的“不能生、不敢生”向“敢生”转变,也给家庭带来福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晁岚表示,辅助生殖技术实施过程中,患者要经过前期的辅助检查、促排卵、取卵、胚胎培养、移植等多个环节,需要频繁往返医院,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财力,承受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该技术进入到医保以后,不仅体现出对不孕不育人群的关爱,还能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兜底!医保基金运行稳定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是医保政策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记者从多地调研了解到,政策实施以来,社会反响良好。医保基金方面由于只有部分省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其对医保基金的影响仍有待观察,专家预估并不会对医保基金产生冲击。
王大为介绍,2023年7月1日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3月份,北京市共有3.2万人就诊,总费用2.8亿元,医保基金支出1.9亿元,在年度测算基金安全运行范围内。
杨晓葵表示,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不论这项技术是否纳入医保,医生都会严格遵循行业规范和疾病诊治指南,严格把握辅助生殖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会因为纳入医保后,就放松对助孕指征的把握,盲目地多做周期。如果不符合规范,医保也可以拒付。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王萨仁表示,有些患者之前准备去外省做试管婴儿,了解到内蒙古可以医保报销后,又回到内蒙古做试管。据统计,2月1日政策开始实施以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有1200余人次患者获益。
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实现医保报销“从零突破”,对于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而言,群众获得感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4月30日,政策实施6个月,广西开展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门诊结算7.28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48亿元,平均报销比例58.89%。
甘肃省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全省累计报销结算8290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514.22万元,平均报销比例52%,平均年龄32.8岁。
柳晓林表示,与过去相比,省内4家医疗机构辅助生殖诊疗患者人次明显增多,外省来就医的患者也较过去有所增长,医疗机构面临更大的就医需求,这也促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学科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从而推动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研究解决更多生育方面的疑难问题,如利用技术手段对胚胎进行筛选,从源头阻断新生儿遗传疾病,助力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这是更长远的意义。”
记者在山东了解到,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政策执行一个多月期间,全省参保人员共7903人次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总费用1060.0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746.25万元。山东每年约4.8万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按政策测算,医保每年将减轻患者负担近6亿元。
受访专家表示,政策刚刚出台,需要先运行1至2年进行观察,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再考虑政策调整完善。从目前情况看,政策落地以来社会反响较好,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人较多,但并未呈现井喷式增长。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指导有关省份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并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健康在线-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在线 www.jkstv.com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